设计说明:
本设计深植于场地自西向东植被渐丰的自然肌理,以“绿意融城・未来家园”为核心理念,让建筑成为自然与生活的纽带,在城市肌理中种下一片可呼吸的绿色覆土空间,为未来生活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。 场地西低东高的植被梯度,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设计蓝图。我们顺着这份自然的指引,让建筑如同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一般,与环境形成有机对话。东面静谧且植被繁茂的区域被视作城市“绿肺”,设计中特意将半室外空间向此延伸,仿佛为建筑打开通往自然的窗。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半室外休憩区,微风裹挟草木清香穿堂而过,室内外边界渐趋模糊,让居民与学生在日常中沉浸式感受绿意环绕的惬意。室外茶座区巧妙嵌入植被景观,桌椅仿佛从草地“冒”出,人们在此品茶闲谈时,抬头见葱郁树冠,低头赏青草点缀,每一次呼吸都满是自然气息,真正实现“推窗见绿,出门入景”的愿景。 “未来家园”的核心,是让每个人在绿意中找到专属空间。我们以绿色为线索,打造灵活且富生机的空间体系。通道不仅是功能分区界限,更是串联不同绿色场景的“生态走廊”——从场地西北侧经中心广场穿过“山谷”到东南侧的路径两旁,布置多层次绿植,让行人感受绿意随行的舒适;车流路线隐藏在绿化带后,减少对绿色环境的干扰。音乐广场的弧形建筑体量如绿色屏障,内侧为热闹公共活动区,周边点缀可移动花箱与绿篱,提供宜人微气候;外侧是静谧休憩空间,高大乔木形成天然隔音墙,让独处者在绿意中享受宁静。 建筑与场地的整合围绕“绿意融城”展开。我们打破建筑与用地红线的生硬界限,让绿色向外部延伸,形成“绿色节点”——小广场铺设嵌草砖,周边环绕常绿灌木,成为居民交流的“绿色客厅”。场地自西向东的自然过渡化为“绿色长廊”,西侧以开阔草坪与疏林满足公共活动,向东渐变为茂密乔灌木组合,营造静谧林下空间。这种设计既增强场地私密性,又让绿意渗透城市角落,让未来家园不仅是居住场所,更是滋养心灵的绿色城堡,让人们在城市中拥有亲近自然、安放生活的天地。 网展图1 网展图2
|